“2025重庆·新加坡体验周”在重庆启幕

“2025重庆·新加坡体验周”在重庆启幕
中新网惠州9月29日电 (郭军 程天炜 靳晶辉)长(春)深(圳)高速扩建工程新层大桥上跨京九铁路连续梁主跨29日顺遂合龙,标记着该工程全线桥梁主体工程完工,为工程后续通车奠定坚忍基础。  作为全线关键节制性工程,新层年夜桥全长190米,设想为(50+90+50)米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悬浇箱梁布局,采用挂篮悬臂法浇筑,下部布局为矩形实体墩、柱式台以及肋式台。该桥上跨京九铁路,与京九铁路斜交30度,建成后梁底至轨面净空达11.96米以上,桥墩与铁路核心线最小水平净距跨越12.04米,满足铁路经营平安标准。长深高速扩建工程上跨京九铁路连续梁顺利合龙。中铁四局 供图  京九铁路作为双线电气化铁路,日常客货运输忙碌,保障其经营平安是跨铁施工的首要条件。施工过程中,项目严格遵守铁路行业规范与运营单元治理请求,一直优化施工计划,逐级压实安全义务、细化管控流程,确保各项工序在平安可控的条件下高效推动,实现施工与铁路经营“双保障”。同时,针对桥梁曲线段的线型特性,名目采纳精确丈量定位技巧,有效保障了悬臂浇筑的施工精度。  据悉,长深高速扩建工程全线已全面转入桥面系、路面及附属施工阶段,向全线通车发起末了冲刺。  作为广东省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工程,长深扩建项目全长约116.6公里,起于河源市东源县,终究惠州市惠阳区,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。名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年夜湾区与江西省等中部地区联系,推动深莞惠都会核心区与河源等地毗连,促进广东地区经济谐以及发展。(完)--> 【编辑:刘阳禾】

既然,在最新抖你妹原版主题源码仿抖音模式套图SEO源码_Wordpress图片主题✅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:saolei44✅方面,值得关注。

此外,通俗地讲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记者:李静  发于2025.9.29总第1206期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杂志  1935年年末,一个冬日的下午,林徽因曾经在梁思成的办公室连续工作三个小时。那一年,她以及梁思成在山东曲阜考察了孔庙建筑群,并沿胶济铁路途经验城、章丘、临淄、益都等11个县,寻找散落山涧原野的“文化珍宝”。返来后,有少量案头事情。现正在,里间惟独她一个人私人,窗户恰好能够俯瞰天安门的院子。  “现在是五点三十分。夜幕...

综合来看,中新网云南保山9月27日电 题:台胞组团视察云南咖啡产业:咖香带来真情、欣喜与双赢 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 9月23日至26日,来自台湾的20余位咖啡行业专业人士离开云南省保山市到场“云上咖啡·喷鼻飘两岸”海峡两岸咖啡文明交换活动。他们走进咖啡庄园、出产车间、科研机构与职业院校等地,开启一场兼具温情与实效的产业考查之旅。“真情、欣喜、共赢”成为考察团成员口中的高频词,也为两岸交换竞争写下活泼注脚。  真情互动 咖喷鼻联合两岸情  “每一到一处不雅察点,迎接咱们的必然是外埠最好的咖啡以及最具特征的美食。”台湾一家咖啡庄园担负人郭章盛感想,多少天时间里,他深深感遭到来自负陆同胞对于宝岛的稠密情谊。台胞在保山的咖啡生产企业品味咖啡。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摄  考察期间,多位台胞特意携从台湾精挑细选的咖啡豆逾越山海而来,与保山咖啡从业者共品共鉴,同时也毫无保留地分享各自由咖啡种植、加工、品控等全链条中的实战教导。  年逾耄耋的台湾资深咖啡人游启明将他的著作《种好咖啡》奉送给保山咖啡从业者、师长西席等群体,共享自己五十多年的咖啡种植阅历以及做法。  在高黎贡山东麓,两岸代表独特种下的一片云台咖啡纪念林,成为两岸交换单干与情感联结的新纽带。  “看着树苗扎根在这里,就像咱们的交流有了落脚点。”介入活动的没有少台胞表现,他们会时常回到保山,看看这片咖啡林,同时探寻更多合作契机。  发明欣喜 云咖气力超预期  “没有管是莳植、生产范围,仍是人材培养种植提拔,云南咖啡产业生长的速度远超咱们的预期,令人惊喜。”多位台胞在调查后叹息。台胞考察保山一家咖啡庄园。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摄  云南是中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年夜的省份,咖啡产量占全国98%以上。孕育了风韵共同的“保山小粒咖啡”的保山市,目前咖啡精品率提拔至70%、精深加工率85%,有省级咖啡龙头企业11户、“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”6个,居全省第一。  正在咖啡庄园,台胞们考核当地佳构咖啡转型降级、咖旅交融发展等情况。正在咖啡生产企业,智能生产线、规范化仓储、咖啡直播基地等没有竭为他们带来欣喜。走进保山咖啡产业学院,涵盖理论教学、烘焙实操、杯测锻炼、冲煮实践、模拟店面运营等方面的人才培育模式,失去台胞们的同一称赞。  “我正在2011年就曾经到云南查问访问,这次再来,直不雅感触到这里咖啡产业发展的惊人速率。”深耕台湾咖啡产业领域教诲二十余载的陈英秋说,发起云南在造就咖啡技巧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操持人才的培育,让产业进展与强人造就双轨并行。  合作双赢 云台联袂拓新局  “这次,我们以咖啡为媒,以蛮横为桥,停止这场交换举止,便是为了更好地会聚两岸咖啡业余人士力量,更好敦促两岸咖啡产业优势互补,助力两岸咖啡产业提质增效。”9月26日,云南海内联谊会秘书长吴汉兵正在“云上咖啡·喷鼻飘两岸”海峡两岸咖啡文明交换座谈会上说。  云南与台湾虽远隔万水千山,但血脉相连、文脉相通,始终连结紧密来往和深厚情谊。2012年以来,累计来滇做买卖、探亲、游览、考查的台湾同胞达600余万人次。两岸代表进行交流漫谈。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摄  会上,两岸咖啡从业者围绕云台咖啡产业成长举行热闹讨论。  吴汉兵发起,云台两地可正在增强种植技术交流、匆匆进加工与品牌合作、鞭策文旅融合进展、强化人才造就、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深入交流互助。  游启昭示意,云南可进一步抉择优质咖啡品种,并强化咖啡生产设备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。台湾在风雅农业,如田间办理、育苗栽种、果实后制解决等方面的经验,可为云南咖啡产业开展供给借鉴参考。  来自保山市咖啡专班的李廷金说,保山正在气候、资源等方面具备劣势,台湾则在咖啡加工、咖啡文明等范畴有特长,双方可施展上风深入合作。欢迎台湾咖啡从业者多来云南交流,让云台咖啡财产开展碰撞出更多火花。  这场为期四天的“云上咖啡·喷鼻飘两岸”海峡两岸咖啡横蛮交换活动虽短,但留下了真情与欣喜,更播下了合作双赢的种子。正如云台咖啡惦记林中的树苗,正沉寂发展,未来将绽开出超越海峡的咖啡香。(完)--> 【编纂:刘阳禾】

总而言之,迩来,中新网杭州7月12日电(鲍梦妮)据浙江省群众政府音讯,7月12日,日本年夜阪世博会中国馆“浙江周”系列流动在大阪揭幕。活动现场。 主理方供图  本次活动以“诗画浙江”为主题。开幕式上,为纪念“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”(下称“两山”)理念提出20周年,浙江省天然资本厅公布竹韵复活、朱鹮归来、矿坑涅槃、蓝湾筑梦、“山水”蝶变等5个“两山”理念浙江实践案例,向世界展现浙江生态文明配置装备摆设功效。  以朱鹮返来案例...

数据显示,全国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,同比增加43万人,而明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再创新高。在搜索引擎搜索“大学生就业”可以看到,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。  从今年春招到暑假,再到刚开始的新学期,教育部出台多项措施,相继面向毕业生举办“国聘行动”、“百日冲刺”行动、电子商务行业招聘活动、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、已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……为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,各高校正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,构建起全链条、全流程的就业服务体系,为大学生稳步迈向职场、实现人生价值保驾护航。  应届毕业生  组织进企面试定向挖掘岗位-->  为帮助应届毕业生高效对接优质岗位、实现高质量就业,多所高校积极行动:北京科技大学锚定学科特色,组织学生走进重点企业开展现场面试,打造“走访-实习-录用”快速通道;中央财经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院系则深挖资源,定向挖掘岗位并举办“小而精”专场招聘;北京交通大学更设立专项奖励金,引导毕业生投身西部与基层。一系列精准举措从高校统筹、院系发力、政策激励多维度入手,为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。  李占魁没想到,自己在毕业季投出的第一份简历就精准“命中”,四个星期的实习期满,经过答辩考核后,他将有可能收到宝钢股份的录取通知书。结果会在9月出炉,而这个时候,正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刚刚开始秋招的时刻。  他的高效求职路源于北京科技大学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。北京科技大学就业辅导中心副主任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,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是三方意愿共同促成的。一方面,企业希望能更早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;另一方面,学生也希望有机会去企业实地参观,而高校本身也在开展访企拓岗活动。在此背景下,北京科技大学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在2024年推出,由校领导带队组织应届毕业生走入行业一线,走访重点企业,了解各方就业需求。该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琳茹介绍,今年,学校组建了12支就业先导团队,300余名师生分赴全国15个省份,走访了40余家重点企业。 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去年,19名优秀学子在现场收到了企业发放的首批录用通知。今年仅宝钢股份一家企业,就有13名北京科技大学同学进入暑期实习中,顺利的话,他们有可能在实习后获得企业发放的录取通知书。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中英告诉北青报记者,学院积极织密校企合作网络,依托学院“企业行”活动积极拓展企业资源,加强与专业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联系,增加学生实习就业岗位机会,让学生走进合作企业开展研学研行,拓宽学生视野,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。通过校友接洽、企业来访、定向招聘、访企拓岗等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的途径,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,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有力支持。  杨中英介绍,学院还建立了优质雇主单位名录,动态维护合作企业数据库,开展校友所在企业定向推荐。在鼓励和督促毕业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双选会基础上,学院定期开展小而精、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,提高校园招聘活动实效。  中国人民大学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注重发挥院系力量,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举办大量招聘活动,挖掘定向就业岗位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及各院系走访高质量用人单位410余家,为毕业生定向挖掘就业岗位1100余个。尤其是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,共举办180余场招聘活动,挖掘定向就业岗位1900余个,参会学生5900余人次。学校还注重维护对接近百家先锋人才就业实习实践基地,将更多适配性高的优质单位纳入合作范围。  从黔北山区走到北京,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应届毕业生胡云选择回到家乡,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南站。在贵阳南站货运编组场的寒夜里,一位工人师傅指着积压的黔东南山货感慨:“要是调度系统再快些,这些腊肉菌菇早该送到粤港澳的餐桌了。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胡云,他愈发清晰,改变家乡需要真学问、硬本领。  胡云是北京交通大学前往基层就业的学生代表之一。近年来,北京交通大学以“国家所需即为交大学生所为”的就业导向,制定学校“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”行程路线,实现对西部地区全覆盖,指导各学院聚焦学科专业特点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,主动与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西部地区用人单位洽谈对接,推动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,着力提升毕业生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需适配度。  为了鼓励更多毕业生前往西部、前往基层就业,北京交通大学实施“典型示范激励工程”,学校设立了基层就业专项奖励金,重点对到西部地区、基层一线、重点领域就业的毕业生,给予2000-40000元不等额度的资金奖励。每年评选奋飞奖,举办基层工作训练营。2024届,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3.6%,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.7%,一名毕业生被西藏自治区专项招录项目录用。2024年,学校发放奖励金60余万元,167名学生被授予奋飞奖。两名师生获评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(教)金”。  在校生  提前规划职业入学开始筹谋  暑假里,北京交通大学2025级新生吴紫涵(化名)兴奋地拆开录取通知书时发现,随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《2025大学生职业发展自助手册》,让他颇为意外:“职业教育这么早就开始了吗?”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近年来,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到,就业工作不能只针对大四学生,就像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”一样,就业要从大一新生入校时开始抓起,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专业、尽早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。  吴紫涵在办理新生报到手续后发现,自己和所有新生一起,需完成两学时的线上职业生涯规划先导课。据该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博介绍,新生往往对大学专业缺乏了解,而且入学一年后就面临大类专业分流,所以学校要帮他们尽快了解自己的专业及相关职业,对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尽早规划。等到入学后,还有全校开设的21门校院两级线下就业指导类课程,包含生涯规划、就业指导、职业能力专题提升、创业教育等内容。其中面向本科生14门、研究生8门。  在北京科技大学,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本科生全过程培养中,甚至从新生入校军训时就开始了。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,学校在新生军训时推出了“新生体验日”活动,让新生用半小时时间体验大学四年的生活,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选择。有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,但在体验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。在她看来,比起提升学生求职能力,高校在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。比如如今一些学生一味求稳考公考编,就是就业观念出现了问题,高校应该加强引导,让学生看到不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,唤醒他们职业生涯的灵感。  北科大开设的全校必修课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》贯穿本科四年,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生涯困惑开展系统的课程学习。课程之外,学校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周三就业帮、周四工作坊、周五训练营,立体环绕式解决学生的生涯困惑。到了寒暑假,“抢跑计划”“迎战秋招”“研后冲刺”“暖冬行动”等活动则为同学们提供实用技能培训。胡琳茹就经常接到学生咨询,请她帮忙修改简历。  离校毕业生  离校不能断线服务温度不减  近日,教育部“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”小程序上线,专门为已离校、未就业的毕业生持续推荐针对性强的岗位信息。传统上,大学毕业生一旦办理离校手续就成为了“校友”,不再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。但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近日指出,当前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,是重中之重,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,今年从教育部到各级高校,都把已离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服务范围,做到“离校不断线”。  “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”小程序的岗位信息来自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内,其特点是可以结合毕业生的教育背景、专业技能、求职愿望等个人信息,有针对性地推送匹配度高的优质岗位。这些岗位信息通过学信网公众号推送,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,毕业生需要关注该公众号。此外,暑假以来,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陆续面向2025届和2026届高校毕业生推出6个专场招聘会,其中多场是针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的,涵盖全国多个省份和行业。北青报记者在这些专场的北京地区招聘网页看到,招聘岗位分为互联网/通信/电子、生产/加工/制造、制药/医疗、教育等十余个行业,各行业下又进一步细分岗位类别。  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带动下,在京高校在服务离校毕业生方面也积极作为。5月初至暑假期间,中国农业大学“中农云”学生就业服务网开辟了一个新专栏:“百日冲刺·离校不离心”2025届用人单位校招再对接暨2026届提前批暑期实习专场,为未落实就业单位的2025届毕业生找工作、非毕业年级学生实习搭建了一个专门的线上对接桥梁。离校毕业生在这里预约登记并投递简历后,用人单位可以在线筛选简历,然后与毕业生约定时间在线视频面试。  同样在暑假里,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专任教师孙雅楠注意到,最近有一场企业招聘的职位多为电子商务,于是她给英语专业2025届一位已离校毕业生打去电话:“这个企业的职位和你比较匹配,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看看招聘信息,如果能进面试,我们可以通话模拟一次面试。”据胡琳茹介绍,对于已离校未就业的学生,北科大在当年12月31日之前,各院系就业老师每周都会和他们联系,询问其求职进展并同步给他们就业消息。现在,一些已经毕业很久想要换工作的同学还会与胡琳茹联系,一些毕业生手里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还会请她推荐学弟学妹。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针对已离校但仍有就业意向的学生,会建立专门的支持联系群,将给在校生的就业信息同步给毕业离校学生,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向推荐,同时为他们返校参加现场招聘会、三方协议领取或更换等提供便利。  文/本报记者雷嘉 张月朦 张知依 【编辑:于晓艳】

中新社首尔9月27日电 (记者 刘旭)位于韩国大田市的韩国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院26日晚间发生火灾,导致600多个政府业务系统停止运转。  韩联社援引大田市消防本部消息说,当地时间26日20时20分许,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院5层计算机房内锂离子电池爆炸引发大火。大田市消防本部投入170余名人员和63辆消防车进行灭火工作,至27日6时30分许基本控制住火情。据悉,此次火灾在切断电源更换电池的过程中发生,作业中的施工人员面部和手臂被灼伤。  据报道,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院被视为韩国国家计算机网络的中枢。韩国行政安全部次官金敏在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此次火灾导致政府647个业务系统停止运转。记者当日早间接收到韩国消防厅、法务部、行政安全部等部门信息,称受火灾影响,机构行政服务受限,提醒民众访问政府机构前做好确认。  金敏在当天表示,将从邮政、金融等对国民影响较大的主要政府服务系统开始,迅速展开修复工作。(完)--> 【编辑:郑云天】

相关文章